更新时间:2025-08-26 04:04:16
刚看完几集,毛卫宁+刘戈建+王雷“铁三角”再合体,讲真,有被惊喜到,原来革命历史题材的展播剧也可以好看、不枯燥哎~(以下内容含剧透)

个人非常喜欢《功勋》李延年篇,《我们的河山》开播之前想到质感质量会不错,但真看到还是会觉得眼前一亮。不同于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和主旋律抗战剧,河山很奇妙地用小人物的视角、小切口的叙事去呈现宏大的时代背景和历史,看到的是崮城抗日根据地,其实传递的是d是如何在农村开展工作的。一些村民形象的描摹和村庄情节的刻画,让剧在厚重上多了一丝生活气和鲜活,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。可以说本剧是三人组再次合作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尝试,依旧好看👍🏻 王雷这次演的庄埼风是历史上无名的普通人。看着文弱,一介书生模样,没有很高的武力值,也没有突出的领导力,简简单单的、有爱国热忱的普通青年,手无寸铁但竭尽全力抗日、救民;不当逃兵、不投降、不放弃,甚至最开始的他还带着不管不顾、无所畏惧的少年气,在监牢里大喊“我要出去,我要杀鬼子”;后面回老家大王庄组织自卫队、农救会,从自以为然组织村民开大会,到真正去了解百姓需要什么、如何调动百姓抗日积极性,了解实际情况,积极走访、调查、写报告,他其实是一个更偏成长型的普通革命者角色。

以庄埼风为代表的普通人,没有主角光环,不懂人情世故,会挨揍,不够完美,但更真实、更鲜活。也正是这些鲜活的人性“弱”点,让他在面临抗战救国时的坚定与担当更具底层代表性,更具触动。传统的抗战剧大多聚焦著名军事将领、历史人物的事迹,以普通人视角讲抗战里的平凡英雄,对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来说,也更没有距离感。 大多数抗战题材剧,往往描写大场面的战争或著名历史事件,叙事视角庞大。这剧另辟蹊径,将宏大历史事件作为背景,以小人物的小切口叙事为主线,描写普通人抗战的故事,同时加入了底层百姓生活的描写,让剧在有历史质感之外,更具烟火气,也更很接地气。

在大多数抗战剧中,游击队员的首次战斗往往被塑造成英勇无畏、势如破竹的胜利,然而,本剧却以近乎残酷的真实感,还原了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青涩与恐惧。彭勇率领的游击队员第一次伏击日寇时,没有不死、无畏的神话,有恐惧胆怯的紧张,甚至有人因为太过紧张哆嗦、手抖、吓尿;就连装备之间的差距(我们的手榴弹拉线扔,日军的手榴弹拉环磕一下再扔,我方的民兵都不懂要磕一下)都很细腻、真实。 真实这点,也要说一下剧中对底层百姓生存困境的描写。抗战初期,村民不仅要面对日寇的烧杀抢掠,还要承受军阀的横征暴敛和地主的残酷剥削。锁柱一家辛勤劳作,却仍然吃不饱饭,父母都因此饿死。孙毓麟还想着勾结日寇、土匪、地主,对大王庄等村庄进行进一步剥削,这种无尽的压迫,让人更深刻体会到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的绝望,也让整部剧的叙事更有实感。

叙事节奏我也喜欢的。哪怕是小切口的叙事,相对于很多抗战剧来说是更细节的,我们的河山在节奏上是不拖拉的。背景铺垫、游击队小规模战役、大王庄建自卫队和农救会......解决问题的快节奏,追剧体验很好。(ps这点也是编剧设计比较好,毕竟细节描述+慢节奏,会给人更强的拖拉感 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还有说到,感觉还挺适合年轻人看的。没有那么严肃、沉重,小人物视角的细腻而真实的叙事,跳出了传统抗战剧的窠臼;没有刻意渲染英雄主义,而是通过小人物的挣扎与成长,让人真正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。 更触动人,所以也更有力量。抗战胜利80周年,也许这正是现在市场需要的抗战剧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烂片
【倚天屠龙记之天下霸主】第一章:芷若藏刀,无忌设局长江之畔,烽烟暂歇。明教义军与元廷主力隔江对峙,局面诡谲。自光明顶一役后,张无忌虽身负乾坤大挪移与九阳神功,登顶武林之巅,更被教众推举为代教主,权倾一时,但他心中深知,真正的博弈,才刚刚开始。夜色如墨,张无忌独立于教主书房,指尖划过一幅巨大的中原舆图。烛火摇曳,映照着他那张继承了李连杰版特色的、俊朗中带着一丝深沉果决的脸庞。他已非昔日那
一场敷衍的拼凑与三观的崩塌
熟悉的斯蒂芬金式作品的感觉
抵达
最酷的黑珍珠号
看完整理
一次失败的现代主义演习
《叔嫂不是标签,是叙事的推动力》
值得每一位30+女性看
《Joker:Folie à Deux》
理想主义者的挽歌
开播即爆的《一路繁花2》做对了什么
資本主義與男性尊嚴
我不愿意像老鼠一样躲躲藏藏,我想在大街上正大光明的牵起你的手
萌得抓心挠肺满地打滚哦呵呵呵呵……
爱情变形记
一个时代的突破总是有几个天赋异禀的领军人物异军突起!
火烧天堂镇|影帝飙车,燃烧你的肾上腺
龙与虎
矛与盾
